close

梵谷在1888年前往阿爾後,生活中少不了綠色謬斯,自然在繪畫題材綠精靈也不會缺席。值得注意的是,阿爾時期梵谷畫作中出現的苦艾酒,也由滲水霧化的乳白色苦艾酒轉變成綠色純苦艾酒。不論是酒精、咖啡、茶等,對上癮物質的需求量越來越大,這也是上癮文化的特徵。

Brothel, The.jpg 

在妓院 (Brothel)這幅畫中,桌上的玻璃杯可看到苦艾酒杯獨特豆莢狀的隆起,玻璃杯隆起的部份,是為了標示苦艾酒所倒數量,通常是一份(一盎司)的劑量。

 1888夜間咖啡館(室內).jpg 

在夜間咖啡館The Night Cafe (室內)的這幅畫作中,大塊亮眼的紅色背景。黃、綠色點染的的扭曲線條,煤氣燈刺眼的光線呈現「散掉」樣子,好像嚴重散光患者眼中,模糊不清的多重形象,彩度與明度也強烈到使人感到難受。色彩與構圖卻呈現極大反差,梵谷以鳥瞰的高視點,建構全知性的場景,冷清的咖啡館中,寥寥可數的酒客散坐在屋內兩旁,站在偏離中央老板似乎是局外人,讓這地方更顯得空蕩。老板身旁就擺著一瓶綠色的酒,獨特的綠色實在很難讓人不想到是苦艾酒。斜對角的桌上,擺了深藍色玻璃瓶還有另一支長頸瓶,很讓人懷疑是不是苦艾酒瓶與水瓶。

梵谷給西奧的信上,對於夜間咖啡館(室內),有一段這樣的文字。

〝這就是他們在這裡的所謂午夜咖啡館‧‧‧

 夜遊者如果付不起住宿費,或爛醉如泥,

 到處被拒之於門外,都可以在這裡落腳。

 我想在這幅畫中‧‧‧表現咖啡館是一個

 使人墮落,喪失理智或犯罪的地方。

 因此,我選用淡紅、血紅、酒糟色,

 與路易十五綠、石青、橄欖綠

 以及刺眼的青綠形成強烈對比‧‧‧造成一種氣氛,

 好似魔鬼的硫磺火爐,以表現下等酒店裡暗的力量。〞

同一時間高更針對同一家咖啡館,也畫了一張夜間咖啡館The Night Cafe,相同的紅色牆面與綠色撞球抬面,卻畫出一張不同的作品。高更以身高平行的視點,讓觀賞者跳入酒館,彷彿低下頭去也看到一杯自己的苦艾酒。高更讓壁紙接線、撞球台外框線、大理石桌邊緣線,安排在一個的水平區域,彼此互相平行,在結構而秩序的壓制下,削弱互補色的衝擊,讓畫面顯得相對平靜。高更版的夜間咖啡館裏,老闆娘紀奴夫人(Madame Ginoux)大理石桌上有一杯插著湯匙的酒,小碟子上放了兩顆方糖,還有一具獨特藍色壓頭水瓶,看來像今天沐浴乳罐,這可不單純是善男信女的礦泉水瓶,而是一具小酒館用苦艾酒虹吸式水瓶(Absinthe Bistro Siphon),水、糖、酒這三者可是苦艾酒儀式的聖三一。

Paul_Gauguin_072.jpg 

而梵谷有另一張夜間咖啡館The Night Cafe(室內)的水彩版本,油畫版水彩兩者的差異性不大,但可以發現油畫版中擺了酒瓶和長頸瓶的桌面,在水彩版中放了一具苦艾酒虹吸式水瓶,所以藍玻璃瓶和長頸瓶無庸置疑是苦艾酒與水瓶。

1888夜間咖啡水彩(梵谷).jpg   

兩張夜間咖啡館,梵谷是第三人稱的高視點,投入酒酣耳熱後的發酒瘋。而高更以第一人稱角度,冷眼旁觀情慾流動。更值得注意是梵谷與高更對藝術的詮釋不同。高更版夜間咖啡館中的紀奴夫人,她笑得不懷好意,眼睛瞇成心照不宣,嘲諷背後男女的飲酒作樂。吉娜夫人身為咖啡館老闆娘的身份,高更無異於是明示「妳是下等酒店的老鴇」。相反的,梵谷版紀奴夫人肖像畫顯得知性優雅,一旁書角都皺起的書頁,表示她有閱讀的習慣。雖然,我們永遠不會得知那本書是聖經、左拉的酒店(L'Assommoir雨果的悲慘世界或是健康年鑑。

L'ArlesienneMadame Ginoux with Books.jpg 

飲酒作樂的男女中,有一位帶郵差帽大鬍子男士,他是梵谷好友郵差魯藍(Joseph Roulin)常常為梵谷送來信件。梵谷在阿爾被當成瘋子一樣,沒有人敢接近他,而魯藍一家是少數願意伸出援手,不可多得的朋友。梵谷很喜歡郵差魯藍曾為他畫過10張以上的肖像畫。梵谷畫中的魯藍,是穿著南法天空般藍色制服的聖誕老人,也像聖誕老人般熱心的大家長。但高更筆下的魯藍,很難發現溫和、開朗、熱心等人性正面特質,剩下的是什麼?一句話:「你這個老酒鬼。」,魯藍喜歡喝酒,而當時下階層最流行的酒類是苦艾酒,魯藍手邊像實驗室裡三角燒瓶的玩意,是苦艾酒量筒(Absinthe topettes)。在當時一群人去小酒館時,店家會提供苦艾酒量筒,讓顧客們自己倒酒,當然量筒內絕對不是一份的劑量,而是好幾份。

Portrait of the Postman Joseph Roulin.jpg 

在另一張桌旁醉倒酒客旁戴著紅帽子的男子,也是梵谷的朋友,軍人業餘畫家米利耶(Millet)。梵谷肖像畫中的米利耶,一身軍服配戴著徽章,神采飛揚像是放榮譽假的法軍英雄。高更的筆下米利耶,雖然也身著軍服,一臉無精打采的樣子,令人懷疑是不是打敗仗還是戰場逃兵。

Portrait Of Milliet.jpg 

當然這群人一起飲酒作樂的情形是有可能發生的,所以兩張夜間咖啡館除了是對藝術定義詮釋的不同外,另外解讀,可以說是高更對於梵谷所認定的真實及喜愛事物的嘲弄,但這樣的解讀未免過於浮面。藝術創作可以解析為外界資訊(informantion)的輸入(input),經由藝術家內建程式的運算後輸出(output),所以每一件視覺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心智程式的運算,不論野海盜或紅毛狂都有邏輯運作。誠如世界上沒有不合邏輯的事情,有的是我們不了解他的邏輯。而且高更版夜間咖啡館在右下方桌面及撞球臺下方,都有時間及簽名。簽名兩次這個動作一定具有意義,只是我們不了解他隱藏的邏輯。

上癮物質發明後,不少的藝術家喜歡拿煙、酒、毒品來超頻,梵谷就很喜歡利用苦艾酒超頻。而高更在12年後,描述梵谷在割耳朵的前一晚上,也少不了它的味道。高更回憶到:

在那晚我們去咖啡館,他點了淡苦艾酒。突然間,他將玻璃杯扔向我的頭,我連忙低頭避開,用手臂抱住他的身子,接著離開咖啡館。

1889畫板與洋蔥.jpg 

梵谷在高更離開阿爾後,1890年創作了畫板和洋蔥的靜物畫,裡面有煙斗、煙草和一個原本可能裝滿苦艾酒的空瓶子。都是梵谷很難拒絕的上癮物質,也都有損健康。菸酒與一旁拉斯斐爾的(Raspail)『健康年鑑』一書,真是互相衝突。這件作品與同時間的畫作比較,佈局與色彩卻顯得協調與平衡。

無庸置疑煙斗是梵谷個人的象徵,畫面對角的位置是一根點燃的白蠟燭,有人主張發芽的洋蔥、健康年鑑以及微光白蠟燭是光明與希望的象徵,暗示梵谷將重新創作。但一根日間點燃的蠟燭,不是一種普通的現象,就像白天開燈根本是浪費電,而梵谷的能力也絕對可以描寫夜間的燭光靜物。而高更的椅子-這張獨特的肖像畫裏,蠟燭也暗喻著高更,那在畫板和洋蔥的靜物畫裏的蠟燭是不是也是暗指高更呢?如果蠟燭是高更,那麼畫板就是兩人同居的黃屋了。而畫板上又是雙雙對對的老手法,畫中央的盤子裡有2顆洋蔥,盤子外也有2顆洋蔥。

梵谷、高更在阿爾期間,也是大量的與朋友通信,畫中有信封與封蠟。近來的研究中顯示,梵谷、高更、西奧三人,梅毒是共享的秘密,並在通信中以暗號代稱這項疾病。而那本梵谷獨好的拉斯斐爾版『健康年鑑』,強調梅毒是可以被戰勝的,治療梅毒的盤林西林在1914年被發現,但是三人都等不及了。所以這幅畫,是梵谷與高更黃屋共同生活的回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j07141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